Echo_回声

我是载体,我是工具,我是无意义之物。一切为了诞生,以及诞生中的理解与重构

小说推荐——《莫雷娜》埃德加·爱伦·坡

《莫雷娜》
作者简介:
  埃德加·爱伦·坡(Edgar Allan Poe)(1809~1849),19世纪美国诗人、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,美国浪漫主义思潮时期的重要成员。
坡以神秘故事和恐怖小说闻名于世,他是美国短篇故事的最早先驱者之一,又被尊为推理小说的开山鼻祖,进而也被誉为后世科幻小说的始祖。他是第一个尝试完全依赖写作谋生的知名美国作家,从而导致贫困潦倒。
他的一生不算顺遂,有的作品出版后只作为附赠品,靠他人的人气获得受众。但他并不灰心,因为他知道自己并非庸才,所以他愿意花一个世纪去等待读者。事实证明他是对的,他的《莫格街凶杀案》被认为是全世界最早的侦探推理小说,之后风靡世界的《福尔摩斯探案集》有不少地方都对《莫格街凶杀案》有所参考(比如人物配置上是一个高智商侦探加上一个思维能力普通的助手等)。
  《莫雷娜》被收录在《怪异故事集》中,在我看的那个版本上,它是第一篇,也是我印象最深的一篇。它真的非常短,看完它,差不多只需要十分钟,可是想品读它,却不能给予确切的时间。
  《莫雷娜》其实算不上坡的代表作,但可能是在时间上占先的缘故,它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就像我对坡的初印象,无法打破,无法超越。《莫雷娜》和坡的一部代表作《莉姬娅》很像,前者创作于1835年,不受重视,后者创作于1838年,被坡自己评为“我最好的小说”。在我看来,《莫雷娜》大约算作《莉姬娅》的前身,虽然还不够成熟,但很多地方都已经创造出了独特的概念,给《莉姬娅》的产出勾勒出一副骨架——这副骨架是名为“效果论”的美学思想。
  《莫雷娜》和《莉姬娅》都属于哥特式文学,充满了神秘主义和悲观主义的诡异。两部作品中,身为主人公伴侣的女性都美丽睿智,却难逃死亡的厄运。而死亡后,她们又能挣脱自然规则的束缚,借外物复生。不同之处在于莫雷娜的存在还略有瑕疵,会令主人公产生反感的情绪;莉姬娅则是完美的化身,除了爱与崇拜,主人公对她只有百分百的信任与依赖。
  《莫雷娜》的情节非常薄弱,甚至构不成一个完整的事件,不过它的重点并不在情节,换句话来说:即使剧透了,也不会对阅读体验产生太大影响。有个反感爱伦坡的人这样概括《莫雷娜》:亡妻占据女儿的肉体重生。事实上,这没什么不对,或者说,这就是文章内容的全部内容,很简单,也很无聊……然而,如果只抱着看剧情的目的来读这篇作品,未免太肤浅了。
文中有大片的外貌和心理描写,将氛围营造得神秘压抑。每一句话都透着忧郁和唯美,连空气都显得滞塞且灰暗。美人之死是爱伦坡尤其偏爱的一个主题,那样唯美又痛彻的绝望,不会让人流泪,只会让人的心沉下去,再沉下去,直到深渊,再无光明。一切都变得晦暗,眼前被蒙上铅灰色,我们无法呼吸,又无法死去……
  《莫雷娜》不适合做一个消遣的玩物,你若抱着娱乐的心去读它,是读不下去的。它属于无风的阴雨天。当你的脑海被俗物烦扰,无法静下心的时候,在阴沉的天空下,打开它,它会给你带来渗透灵魂的平静和直达生死的忧伤

评论

热度(10)